Wednesday, October 3, 2007

Indonesia Trip

這次旅程的背景,先要由我爺爺說起。

我爺爺是印尼的華僑,在一個叫檳港的地方生活。檳港是一個電話號碼只有5位數字的地方,從雅加達要再坐一小時的飛機(如下圖)才到。


(More about 檳港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82%A6%E5%8A%A0%E6%AA%B3%E6%B8%AF)

據說,爺爺是開報館的。他共有十個孩子,六男四女。我父親排第二。
我父親小時候已經回到大陸讀書,接下來走到香港來。
除了我大伯也在香港外,其他的叔叔和姑姐也在印尼檳港和雅加達居住。

這次隨爸爸去印尼,是去拜祭爺爺,也順道探一探親戚……我是這樣以為的。



上面的是家門的一張字,寫了爺爺、爸爸和各叔伯的名字。而下面的就是四位姑姐的名字。



爺爺是個文化人,精通很多語言:國粵語、客家話、印尼語、英文、甚至荷蘭文。我小時候他也會偶爾來香港,還會住下在我家。除了一位常出國的姑姐曉得廣東話外,其他叔叔姑姐他們日常說的是客家話,印尼語,還有很少量的英文。我只懂聽keywords,但不會說。所以,我只可以靠國語和英文跟他們溝通,或者索性讓父親做代言人。總之,就只跟著爸爸的足印。



這幾天,除了吃,也只有吃。來到的第二天,在雅加達的一位姑姐說帶我們去飲茶。我起身後卻見到滿桌子的早點:熟雞蛋、炒麵、糕點……另一位叔叔說:「來來,先吃點東西才去吃早餐吧!」

我終於明白黎天王為何不習慣「空肚食早餐」了。

然後,酒樓一幕,更驚嚇。共八人,我先點了十二件點心,怎料最後共吃了四十多件……包括7大碗粥。

接著三天,到檳港拜祭,叔叔駕著車帶我們四處參觀。到過爺爺以前出生的地方:



老爸不斷如數家珍地介紹爺爺小時候的事,如何辛苦讀書……雖然我沒半天已忘了,但聽來總有種莫明的親切感。我不知道將來我會不會帶我的兒女來走一圈……

玩了兩三天,戲碼要來了。

兄弟姊妹間,原來早已分了幾堆,為爺爺留下來的產業,明爭暗鬥……爭產兩個字原來也可以和我有關!

父親說他沒甚麼要爭,由得他們爭個飽。我也完全不知道有甚麼可以爭,又或者,我根本不屬於那裡……事實上我連誰是三姑、四叔也未弄得清楚,我和我的堂弟堂妹「閒談」也要上英文……這樣的關係,也不知算是遠還是近。

還是早點回香港……屬於自己的地方。

1 comment:

Joanne Chan said...

我很明白。:)
想不到跟你的背景差不多耶~
從前還以為自己的背景很稀有~ :p